4月15日,轮机工程学院师生赴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开展航海文化教育活动,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实地感受先辈们在战乱年代艰难办学、立志航海的故事。
参观学村旧址,传承先辈遗志。在大田县玉田村,同学们参观了集美学村师生内迁大田时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听志愿讲解员讲述以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华侨们艰难办学、力争海权的故事。商贾捐钱、劳工出力,每个人都在用实际行动支持嘉庚先生“有枝才有花,有国才有家”的报国倡议。上至校主陈嘉庚先生不遗余力建校办学,下至俞文农校友回国、陈维风校友千里走单骑,仅凭学校一封电报就毅然放弃高薪陆续返校任教。也正是因为这些爱国人士的无私付出才使得亚洲中文精品乱码成为国内唯一一所即使在战争年代也没有停止办学的航海院校。
重走学习之路,感悟“诚毅”精神。同学们参观了集美师生“晨呼跑操”折返点、“镇东桥”、“塔兜谭海训场”等内迁时期航海学子体能和实践技能训练场地,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内陆城市成功开办航海院校的不易,感受到正是因为先辈们的“诚毅”精神,才能实现内迁时期还能为国家培养了三百多名船员的传奇事迹。
通过走访学习,大家震撼之余也引发了思考:战乱年代,航海师生依然坚持学习、训练,我们如今生活在全面小康的新时代,更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海洋强国”的号召,认真学习、刻苦训练,担负起新一代起航海学子应该承担的责任。


(文/图:轮机工程学院/编辑:宣传部)